生命每個階段都是旅程:事事不求完美,日日只求常樂

2024-05-07|新旅程Newjourney|

人與人的相處中,能感受到對方的頻率和自己是否相近,過程中也會遇到說話態度及方式毫無客氣、待人處事慣性先虧對方再說,再者話說太滿及自以為是的人,不管在任何場合,焦點都不吝嗇的投放自己身上,這樣的人大多比比皆是,全在生活中淺而易見。

圖片資料:網路免費圖庫資料網

每個人生活背景和成長過程環境大不同,有人從小就被捧在手掌心、處處都被禮讓著;有人則是喜歡獨來獨往,認為數字與個人利益為最高原則,強調個人英雄主義;有另一些人,天生沒什麼太大情緒,但面對自己該享有的權利時,總過度哀求奢望,甚至變了一個人,自卑感作祟促使得理不饒人、過度自大,內心充滿怨懟與憤恨,只要遇到需求被侵犯及不被認同的時候,就會開始故步自封,自卑心也悄悄壯大成高傲的保護色,進而延伸後續衝突、對立,讓人備感壓力無法理性溝通。

 

他人的惡意,理性面對

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成習慣、直覺的本能反應,從學生時代到出了社會,由小型的相處結構到社會職場的成人生活圈,什麼樣各色各樣的人都會遇見。有種人總是以「消費別人、降低他人的存在感」來襯托自身價值與重要性,以自我膨脹來獲得他人認同。更激烈的手段,可能是落井下石、排擠,甚至情緒挑撥的態度來欺負朋友及同事。

面對這樣的人,不需關愛與同情,也不必責怪。以理性指正、引導對方,讓他明白惡意相待的後果為何,若有些許將心比心的善意,就能感同身受。

 

人際的相處,不違心、也不逃避

不論是何種關係,彼此的互動、對談過程中,有往來的付出及行動,才可正式確認「試用期」之前的疑慮,日常生活裡的關係,總是用更多試探去窺查,才得以驗證背後百思不得其解的行為。在此之前,判定一個人的好壞,無可厚非都是以外貌及心情來定義喜惡。想要得取別人的認同、喜愛,甚至是基本的和平相處,本質上都得先釋出善意的訊號。

一開始難免客套,禮尚往來地尊重彼此,進一步示好,為了就是成為對方重視的存在。隨著年紀的增長,會反省自己過往在每段關係裡的角色,從見面的好奇新鮮到後來的深刻交好,或是從陌生關係走入末路窮途的收場,不是正向的關係昇華,就是學會放下的淬鍊。

總是得要過了許久才頓悟關係的本質,那是時間教會的事,而一開始的喜歡與不喜歡,其實也沒那麼重要。對於來者是否誠懇善良,或者不懷好意,不論真心、不論假意,都能真切感受到。事事不求滿分完美、人人喜愛,唯有發自內心去做,才會甘之如飴般獲得青睞與信任。

 

做人的眉角,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

多花心思經營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,多花時間思考細節之中的魔鬼躲在何處,對於立場不同的人,同樣一句話也反映不同的觀感與答案。人際相處上減少應對的錯誤,也是同時在為關係奠定信任感。

與人交往,藉由反覆的練習、錯誤的更正,會因熟能生巧而產生經驗,成就解讀事物的一套原則,若是整套原則貫徹且落實,就能在成功的路上比一般人更順遂,這些努力不懈後的價值,讓人擁有對事物一目瞭然的能力,成為自己獨到的處世哲學。

 

此種自然的應對能力,是經驗豐富程度的多寡,其中蘊含失敗與挫折,那也是能造就成功的要素。做事要求細節、面面俱到的人,做人很難不成功,更有能力完成任務,而將心比心,如天使般「照映」也「照應」他人的心情,自然就能近看所有細節,人際相處上也能無往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