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該學習離別,給孩子一個說再見的機會

2024-03-23|新旅程Newjourney|

有研究指出孩子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恐懼是大於悲傷的,但是當我還是個孩子,第一次面對親人死亡時,除了恐懼以外,我更是感到迷惘,當聽到「外公走了」這四個字,對當時的我來說很難理解,我幾乎是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通知的,我也不知道他生了這麼重的病,一切都十分的不真實,不知道要如何去理解死亡這件事。

圖片資料:Pexels免費圖庫資料網

外公過世幾年後,某天放學我回到家馬上就被帶去醫院,是爺爺住院了,情況非常不樂觀。那一個月左右,我們從一般病房換到了加護,我每天下課就是去醫院,或是聽其他去醫院的家人說發生了什麼事、需要做什麼事、要準備什麼東西,一直忙碌到爺爺移至安寧病房,在安寧病房靜靜的陪伴爺爺,直到某天半夜的一通電話,告知我們爺爺走了我們從醫院一路陪著爺爺的遺體到殯儀館,夜裡看著他進到冷冰冰的櫃子,白天在火熱的爐子外等著為他撿骨,這些都是外公過世時我未曾參與過的。到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是死亡、什麼是悲傷,不只是一瞬間、一通電話的不知所措,而是一個過程,這個陪伴爺爺治療與安寧的過程給了我時間去理解即將到來的離別,而送別的過程更像是要我接受悲傷的儀式。

 

從小母親並不會避諱與我談論死亡,但可能因為她工作是護士的關係,常與我分享的生死往往是陌生人的,聽到只覺得他們很可憐,但我並不能完全理解死亡是什麼,更別說要去面對,再多的故事都不如一次親身的經歷。母親給了我很好的知識基礎,但在爺爺住院期間,我父母是想過不要讓我參與的,這就是臺灣的傳統教育模式,長輩很難開口跟晚輩討論生死,特別是關乎親人的事,所以在我更小的時候,面對外公從癌症到過世我全程都不知情,以至於發生了我只感到陌生無措,。傳統價值觀總在無形之中要我們「若不知如何開口,就別開口;不知怎麼教,就別教。」但這樣真的好嗎?哪怕是成年人面對未知事物也會感到恐懼,更何況是一個孩子?而我們錯失了給孩子教育的機會,卻要他們在成年後自行學會,是否太不公平了?

圖片資料:Pexels免費圖庫資料網

 

我曾在兒童教育書籍裡看到,在西方,家長會透過幫寵物金魚辦喪禮來教育孩子面對死亡。裡面總結了以下這些重點:

一、不要避諱

死亡便是死亡,不要用睡著了、去遠方旅行來指代死亡,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真正面對永別的機會,甚至產生對睡眠、遠行的恐懼。

二、明白死亡與誕生是自然循環的一部份

有人離去便有人到來,可以透過分享家族的故事,回憶故人的同時也提一提當初迎接新生命的喜悅,例如孩子本身誕生的過程。

三、大家都會害怕

面對死亡,大家都會害怕,告訴孩子他不是孤單的,他的感覺不應該被壓抑或是責怪,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任何感受

四、參與

不要把孩子排除在外,無論是哪一種文化的死後祭禮,其實都是一種讓生者去參與並接受離別的過程,成年人需要道別的儀式,孩子也需要。在過程中孩子會有很多疑問等著你去解答,這便是最好的生命教育。

書中也提到了「學會放下」,但我想這點是最難的。有時最難放下的不是當下的難過,而是在將來的某一天,會有一件瑣事,觸動你心底的回憶。例如我就在某一天吃牛肉麵的時候,想起了我外公。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牙醫,連吞藥吞不好都會把我罵得狗血淋頭,但是卻因為知道我喜歡吃他煮的牛肉麵,而一早起床去買肉回家燉著等我。我想著再也不會有牛肉香的廚房,那是我第一次為他的死亡哭泣,直到那個時侯我才明白他真的死去了,卻也真的活在我的心中。

片資料:Pexels免費圖庫資料網

 

    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挫折其實是會本能去逃避的,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幸運的找到了自己學習成長的契機,自己化解了這些挫折,學會面對;但也有的孩子因此而有了潛藏的分離焦慮,更有的孩子心中被埋下被拋棄的種子,因為沒有人教他如何去面對、抒發,而這樣的壓抑會延續到他的一生,進而影響他後續正常的人際關係。「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」,死亡真的太難理解卻又無可避免,每個人的理解也不盡相同,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累積足夠的力量,讓他們有基本的概念可以學著去面對,未來的某一天,我們離去之後,這個力量能夠再帶他走得更遠。

 


提前規劃末趟旅程,讓生命能得以傳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