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生活看見收入,自己的價值在哪?40歲後得真正釐清階段意義!

2024-05-31|新旅程Newjourney|

年歲大階段離職原因百百種,過程如何受傷、何等煎熬,大多綁著三種情結:

  1. 認定薪酬及付出不成正比,看不到加薪的希望。
  2. 長期欠缺成就感、工作上的熱情消逝。
  3. 與主管或老闆頻率不對、默契不合。
圖片資料:網路免費圖庫資料網

後疫情的新時代,我們更能深刻認知,無論是換工作、改變收入狀態,都是一種煎熬及考驗。某位前輩兼好友的友人,是一位朝九晚六的上班族。公司最近要求她配合新政策,要跨部門支援外,「順便」頂替離職員工的職責,老闆盼求全體員工體恤公司遇缺不補的立場,要大家一同撐過疫情。

然而,她卻萌生離職的念頭,薪水領了六年半卻從未加薪,薪資一人份但工作量四人份,去開會時要代替主管職位,出包時自己卻是扛責的人,日復一日埋頭苦幹,受盡委屈無法訴苦,薪酬也無法滿足自己的消沉在她要走進主管辦公室時,現實卻猛然地來襲:

  • 自己的薪水和付出真的不成正比嗎?
  • 離職後會不會找不到符合自己能耐和能力的工作?

猶豫同時,就投出履歷或尋求獵頭來評斷「職場身價」吧。如此一來,便能真正知曉自己是內心劇場演太多,或是工作量和薪酬不成正比,履歷表就是一面照妖鏡,能看出是自己比較需要公司,還是公司比較需要你。

錢要留的住:先認清職場身價、錢到底花去哪了?

若覺得存不到錢,認定換了工作就能穩定提高收入,在評估能力的整體表現時,履歷能給出客觀回應,得知有幾間公司的面試邀約;有多少人資有意願閱覽履歷表;又有什麼公司願意給出比目前更高的薪酬。真實、粗暴卻又實在的答案在眼前,便能立馬認清自己的職場身價。

確知自己的職場身價後,若不如自己內心想像,即便事實如此,也能踏實面對接下來的職涯,摸摸鼻子後乖乖回去上班,並重新擬定每月開銷,減少不必要的多餘支出(特別是置裝費、娛樂費)。此外,想存下額外的收入,得先搞清楚如何「減少花費」,再來談「開源」。「開源」時也同時節流,這絕對需要有技巧的計畫去一一落實,若不改變支出習慣,即使月領比現在多上數十倍的薪水,甚至換了十個工作,花錢如流水也無法為過度消費止血。

雙收入才是此時此刻的新趨勢,而不是苦守升遷加薪

眼下的疫情,讓大家認清職涯市場的兩個新關鍵:

  1. 工作及職場動態,持續變化中。
  2. 找到自己的斜槓專才,額外開源更有機會。

當雞蛋不再放於同個籃子內,就能避開絕對的風險,如突然其來的裁員、公司撐不過資金周轉的困境而倒閉、組織遇缺不補,最常見的是公司少賺錢就也不加薪了。

有些人認定工作得一次到位,直到退休,這般忠誠之心卻沒料到公司已撐不過幾個月。有危機意識的公司,當然會大刀闊斧聘請外部優秀人才進行最後整頓,順便拔除內部毫無價值、表現停滯的員工,被資遣逼退也只是預料中之事。

提早做好職涯轉換的預備心態,工作形態並非永不變化。當市場局勢起了改變,見招拆招、讓收入不影響生活才是重點。至於,面對離職一事也不必患得患失,透過斜槓工作的安排,生活重心也有另一種踏實的可能。不自我設限,才能讓自己成為有彈性、有機緣的人。

同樣都是想太多,有錢賺,才是真正本事

有著閒錢的人找夢想,即便跌倒也不會吃鱉。然而,上班時仍要找夢想,想破頭、折斷腰,

頂多也是為老闆實現夢想,終究什麼成就也不屬於自己。每晚輾轉難眠思考如何存到第一桶金、稱羨身旁好友的成就、同事成功斜槓,不如將關注力拉回自己身上,積極完成自己人生的關鍵排程,過度思考不如就趁下班及週末為自己努力!

 

於身處的產業外,若能將閒暇時間投資於興趣,是所有上班族值得學習、發展的作法。多數的我們都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,工作之餘若能釐清生活背後的意義,就不會虧待自己的人生,還能進一步找到價值。

當人生開始有了目標,日子自然有了重心,一切委屈就能迎刃而解;上班開心,下班也愉悅,兩者兼具不也是很棒的人生。有了額外收入進帳,生活還會苦笑埋怨嗎?